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,相信不少家长都遭遇过孩子突然发脾气的 “小风暴”。那场面,孩子哭闹不止,家长焦头烂额。别着急,今天咱们就来深入聊聊,当孩子爱发脾气时,父母究竟该如何巧妙应对。
_BEix74.webp)
孩子为何变身 “小火山”
1.生理 “小警钟” 敲响:
孩子的身体状态和情绪紧密相连。当孩子肚子饿了,血糖下降,就容易变得烦躁不安;或是玩了一整天,身体疲惫不堪,也可能一点小事就触发他们的坏情绪。比如,周末带孩子出去玩,到了饭点还没吃饭,孩子就可能因为饥饿开始哭闹、发脾气。
2.心理需求 “喊渴”:
哪怕是小小的孩子,内心也有着丰富的需求。他们渴望被关注、被认可,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。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,比如孩子正兴致勃勃地搭积木,家长却突然让他收拾玩具,孩子的小情绪就可能瞬间爆发。
3.表达能力 “卡壳”:
年幼的孩子还在努力学习如何用语言精准表达自己的感受。当他们遭遇挫折、委屈或是其他复杂情绪时,由于语言能力有限,无法清晰地说出来,只能用发脾气这种直接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不满。
_vP0cGd.webp)
家长应对 “三十六计”
1.冷静是第一要义:
孩子发脾气时,家长如果也跟着情绪失控,大声呵斥,那这场 “战争” 只会愈演愈烈。家长要迅速调整心态,深呼吸几次,让自己先冷静下来,只有自己情绪稳定,才能更好地安抚孩子。
2.倾听打开心门:
家长不妨蹲下身来,和孩子保持平视,用温和的语气询问孩子为什么不开心。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,即使他们说得断断续续,也要给予积极的回应,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。比如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,家长可以耐心询问:“宝贝,是在幼儿园发生什么让你不开心的事了吗?和妈妈说说,我们一起解决。”
3.明确界限有原则:
理解孩子的情绪,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地迁就。家长要清楚地告诉孩子,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,哪些是绝对不被允许的。当孩子发脾气乱扔东西时,家长要严肃制止,并明确告知孩子:“乱扔东西是不对的,如果你有什么想法,要好好说,不能用这种方式。”

助力孩子情绪管理 “升级”
1.以身作则树榜样:
孩子就像一面镜子,会模仿家长的行为举止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,遇到问题保持冷静,理性解决,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。
2.开启情绪认知之旅:
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看绘本、玩游戏等方式,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。指着绘本里人物的表情,告诉孩子:“这是开心,这是生气,这是难过。” 引导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,而不是用发脾气来代替。
3.搭建情绪宣泄 “桥梁”:
为孩子提供一些合理的情绪宣泄途径,比如准备画纸和画笔,让孩子把内心的情绪通过绘画表达出来;或者带孩子去户外跑步、跳绳,通过运动释放负面情绪。
孩子爱发脾气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,只要家长用心去理解、科学地应对,耐心地引导,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,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,健康快乐地成长。在这个过程中,亲子关系也会更加亲密融洽。家长们,行动起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