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560-9717        service@xuanzideu.com
欢迎来到璇紫教育官网!
璇紫教育
XUANZI EDUCATION

从总结到告别 让收获落地生根——璇紫新质五力湖南耐挫力文化研学夏令营结营啦!
来源: | 作者:pmo088ebc | 发布时间: 2025-07-20 | 2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当大巴驶入徐州的那一刻,窗外的景物渐渐变得熟悉 —— 璇紫新质五力湖南耐挫力文化研学营的第七天,在故乡的晨光里拉开序幕。这一天没有远方的景点,却藏着最珍贵的仪式:用总结梳理收获,用影像重温感动,用证书见证成长。从湖南到徐州,从初见的好奇到离别的不舍,七天的时光早已把 “耐挫力” 的种子,悄悄种进每个人心里。


总结忆时光


清晨的营地餐厅里,美味的早餐冒着热气。刚放下行李的营员们围坐在一起,手里的勺子偶尔碰到碗沿,发出清脆的声响。归乡的亲切感与旅程的余韵交织在一起,让这顿早餐格外安静,却又藏着说不完的话。



用过早餐,各组迅速在指定区域围坐成圈,营地总结正式开始。没有刻意的引导,营员们自然地拿出研学手册,认真书写“最难忘的场景”“学到的新本领”“想记住的感受”……大家都在和自己的七天对话,把那些说不出的感悟,变成看得见的文字和图画。



灯光熄灭,当屏幕上出现第一张照片时,原本低声交谈的营员们瞬间安静下来 —— 那是开营仪式上,大家穿着统一营服,坐姿还有些拘谨。随着画面翻动,橘子洲头的合影、岳麓书院的背影、天门山玻璃栈道上互相牵着的手、沱江边扬起的笑脸…… 每一帧都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藏在记忆里的细节。光影流转间,那些一起经历的瞬间,早已成了心照不宣的温暖。



午餐时,一碗碗炸酱面端上桌,酱香混着葱花的香气漫开来。这是熟悉的家乡味道,却因为这七天的经历变得不同 —— 有人慢慢搅拌着面条,想起在凤凰古城吃社饭时,大家分着一碗饭的热闹;有人夹起青菜,忽然想起隆平水稻博物馆里看到的 “每粒米都来之不易”,吃得格外认真。筷子碰撞碗碟的声响里,藏着 “告别” 的温柔。



结营仪式


结营仪式在宽敞明亮的大厅内举行,乔琦导师站在舞台中央,开始总结这七天的营地生活,从第一天营员们初到营地时的羞涩与好奇,讲到一次次团建活动中大家逐渐熟络,彼此信任;从在隆平水稻博物馆里对农业知识的如饥似渴,到在岳麓书院感受千年文化底蕴时的沉醉;从面对天门山陡峭山路的畏惧,到相互扶持登顶后的欢呼雀跃。乔琦老师的声音沉稳有力,每一个细节的讲述,都仿佛将营员们再次拉回到那些难忘的瞬间,台下的营员们听得专注,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。



随后是营员代表王珺伊发言。她分享自己在这七天研学旅程中的收获与感悟:提到在橘子洲头看到毛主席青年雕像时内心涌起的震撼与敬佩;在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被湘绣匠人精湛技艺折服的时刻。王珺伊用朴实的语言,诉说着自己在挫折中成长,在团队中收获力量的故事,赢得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。



激动人心的环节到了,各组导师手捧着一叠营地证书和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徽章,依次为营员们颁发。他们双手接过证书和徽章,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,整个大厅充满了欢声笑语与浓浓的成就感。



证书颁发完毕,营员家长会紧接着开始。璇紫老师走上台,缓缓讲述起这七天里营员们的变化,从初到时的青涩到离湘时的从容,从面对挑战时的犹豫到主动尝试时的坚定,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孩子们的认可。



接着三位家长代表依次起身发言,提到选择璇紫教育时的考量,以及此次研学过程中,从每日活动播报的细致到导师对孩子的用心引导,都让家长们无比放心。这些话语里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满是家长们对璇紫教育发自内心的认可与信任。



七天的研学营落幕了,但成长永远不会落幕。那些在湘楚大地上汲取的力量 —— 像沱江水一样的包容,像工匠一样的专注,像湖南人一样的勇敢 —— 会慢慢融入日常:遇到难题时,会想起素纱襌衣的 “慢慢纺”;想放弃时,会记得画吊脚楼的 “擦五次也继续”;和人有分歧时,会念起凤凰古城 28 个民族的 “和而不同”。

这就是研学的意义:不是带回来多少特产,而是带回来一种 “能面对未知” 的勇气;不是记住多少知识,而是记住 “困难里藏着成长” 的信念。当营员们带着证书走出营地,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一段回忆,更是一套 “应对挑战” 的密码 —— 而这,才是此次研学营最珍贵的 “毕业礼物”。

成长的约定不会结束,璇紫新质五力 21 天好习惯学能夏令营,八月我们不见不散!


  • 璇紫教育2019新春祝福
  • 璇紫教育十四周年庆微电影宣传片《一起做朋友吧》
  • 2018璇紫教育21天好习惯情商夏令营微电影
  • 璇紫教育第十二届花young青春夏令营微电影
  • 2018璇紫教育秦川文化游学夏令营微电影
  • 璇紫教育第十二届《复兴中华 奋斗少年》耐挫蛟龙十商菁英夏令营微电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