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北半球正值炎炎夏日,璇紫少年们呼吸着南半球清冽而纯净的空气,在Fionazhao校长的带领下,走进了新西兰北岛的地理文化心脏——罗托鲁瓦地区,开启了研学营的自然风光探索篇章。在这里,自然不是教科书上的图片,而是可触摸、可感受、可对话的活态课堂。
_eFgpYx.webp)
研学首站,营员们走进了被誉为 “天然氧吧” 的红木森林。这片由百年前英国人引进的贝壳杉组成的森林,如今已成为立法保护的生态瑰宝。高达几十米的参天古木遮天蔽日,树干需数人合抱。
踩着松软的落叶,营员们在老师带领下学习辨认不同树种,了解森林碳汇功能和生态平衡价值,见证了森林作为“地球之肺”的重要意义。
少年们闭目静立,用五感与森林对话。这一刻,生态保护不再是抽象的口号,而是身体记忆中的清新感受。

穿过森林走廊,营员们来到了因火山活动形成的罗托鲁瓦湖。湖水在晨光中泛着独特的蓝绿色光泽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气息——这是地下熔岩活动传递给地面的自然信号。
“为什么湖水会有这样的颜色?”“湖底的地热活动如何影响生态系统?”随着老师的引导,营员们在真实场景中了解地质演变与生态平衡的复杂关系。这片水域不仅是风景明信片上的画面,更是理解新西兰“冰与火之歌” 地质特性的活教材。
_Sv1ITz.webp)
罗托鲁瓦的魅力,离不开其独特的地热奇观。在市政花园内的地热区,蒸腾的白色雾气弥漫升腾,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硫磺气息。这来自地球深处的能量,瞬间点燃了营员们强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。
_rk3DRF.webp)
营员们小心翼翼地靠近泥浆池边缘,仔细观察那翻滚的气泡和蒸腾的热气,眼神里充满了对地质科学的惊叹与求知的光芒。这“活”的地质教科书,让璇紫少年们真切感受到脚下大地的脉动与力量。
_ASCAqz.webp)
彩色拖拉机牵引着敞篷观光车驶入占地350英亩的爱歌顿农场!这座获英国女王亲自授勋的皇家牧场展现出新西兰畜牧文明的精髓。萌态十足的小羊羔让营员们忍不住伸手轻抚它们卷曲的羊毛。
在老师指导下,营员们学习辨别不同品种绵羊的特征,并亲手投喂温顺的羊群,当湿漉漉的鼻尖轻触掌心时,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中满是惊喜与温柔。
_57GglS.webp)
随后观摩传统剪羊毛表演,看着牧民用娴熟手法快速剥离厚重羊毛,营员们倒抽气的惊叹声里夹杂着对传统畜牧技艺的敬畏。少年们还尝试触摸刚剪下的蓬松羊毛,感受云朵般的触感。这场沉浸式牧场课堂不仅让营员们理解“衣食住行”中的“衣”从何而来,更通过亲手喂养与观察实操,将课本里的畜牧业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生活智慧。
_M0Vinv.webp)
从红木森林的静谧深邃,到罗托鲁瓦湖的波光灵动;从市政花园地热的地心脉动,到爱歌顿农场的生机勃勃—— 新西兰用最原始的自然之力,为璇紫少年上了永生难忘的自然研学第一课。
最好的课堂没有围墙,最深的领悟源于亲历。在这片“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”上,营员们正用双脚丈量大地,用双手触摸自然,用心灵感知地球的脉动——而这,正是璇紫教育坚持的研学真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