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庭感觉系统和大脑之间,有非常密切的关系。前庭系统机能正常时,人的一生中,对重力(地心引力)会有持续性的类似信息输入,这些感觉信息会以与其他感觉信息不断重叠的方式输入大脑,所以一般人的大脑对重力的效应是持续不变的。
这些重力感的信息,由于相当持久和稳定,在它输入神经系统后,便会成为眼睛及其他身体感觉在判断信息时的重要参考资料。
头部转动或弯曲时,前庭感觉接受器的碳酸钙晶体,会离开原来的位置,改变天庭神经系统的传达流程。这种现象在跳跃、跑步、摇晃时更为严重,会使中耳半规管中的惯性液体流动,感觉接受器立刻受到很大的影响。其他像走路、乘车船或头部有轻微震动时,前庭感觉也会立刻有反应。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中,前庭接受器最为敏感,其信息能否对环境产生顺应,也最为重要。
前庭随时在告诉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,我们的视觉信息也才有意义。所以前庭信息处理不良的孩子,视觉便很难跟着移动的目标,也很难将双眼由一点移到另外的一点。眼肌和颈肌上的信息反应处理也会发生问题,促使眼球的移动不平稳,常会以跳动方式去抓住新目标,造成孩子在阅读、玩球和划线上的困难。
此外,前庭神经会将信息由脊髓锥体神经系统,传达到身体各部分,通知肌肉的收缩和运动。同时也会将这种肌肉和关节的信息传到前庭神经核及小脑。如果这方面功能不佳,便无法达成感觉的统合,小孩了会常常跌倒或撞墙,动作上也显得笨手笨脚,甚至害怕行动,更造成感觉记忆的严重不足,影响身体的协调能力。
前庭系统中的网状组织,作用在帮助大脑保持清醒和警觉状态,所以当身体快速转动时,前庭系统必须迅速调节,才能使我们保持适度的清醒。如果前庭系统活动量低,调整的作用便会呈现不良,孩子于是出现多动及注意力散漫的现象。
感觉统合运动有很多是在复苏前庭刺激.使孩子能恢复安静,身体活动也较有组织力。
前庭感觉不良,也会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的现象。空间感来自于身体和重力感的联系,缺乏重力感的孩子,很难有空间透视感,因此常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,在人多的地方,常有迷失的感觉,也会因太靠近人或碰撞他人,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严重不良。
前庭感觉不良,会使孩子经常遭遇挫折,丧失自信心,更容易养成恐惧、伤心、生气、过度兴奋等感觉,无法有效抑制及协调,使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,都受到严重的阻碍。